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34篇
水产渔业   5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翘嘴红鲌幼鱼最适蛋白需求量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鱼粉为蛋白源,配制5个不同蛋白水平的等能、等氨基酸平衡模式的半纯合饲料,饲养翘嘴红鱼白幼鱼2个月,探讨蛋白质的最适需要量。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鱼的增重率、蛋白效率均具有显著的影响(P<0 05),质量分数为42 76%的饲料组鱼体增重显著高于32 58%、37 64%饲料组(P<0 05),但与47 53%和52 49%饲料组没有显著差异(P>0 05)。蛋白效率在各组之间的差异与增重率在各组之间的变化相类似。翘嘴红鱼白幼鱼最大增重的适宜蛋白水平为43 19%~48 68%,蛋白效率最大的饲料蛋白质质量分数为42 50%,饲料蛋白质量分数为37 64%、42 76%、47 53%3个饲料组的蛋白效率差异不显著(P>0 05)。在本试验条件下,翘嘴红鱼白幼鱼的蛋白质最适需要量为42 50%~43 19%。  相似文献   
32.
于20.50±2.15℃的条件下,在室内1 m3的水泥池中进行了为期42 d的饥饿实验,分别在实验开始后的1、7、14、28、42 d取样,以观察饥饿对花背部肌肉和血清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对饥饿忍受能力较强,在实验期间无死亡现象;在饥饿初期花首先快速利用肌肉脂肪作为能量供给,后期则主要以肌肉蛋白作为能量来源,肌肉的水分含量不断升高,灰分含量则以不规则的锯齿状变化;花血清中的血糖对饥饿特别敏感,在14 d内显著下降(P<0.05),之后,保持在动态的恒定水平,而总蛋白质、甘油三脂、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则在饥饿实验中以波浪状变化并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3.
本文对武昌南湖149尾雌性花Ⅳ期卵巢的个体绝对生殖力(r)和个体相对生殖力(r/L.r/W_n)的研究结果表明:花个体绝对生殖力与体长呈曲线相关,其回归方程为r=2399×10~(-5)·L~(4·500);与纯体重的关系则为直线正相关,其回归方程为r=181W_n-2257;花个体相对生殖力(r/L)随体长、纯体重的增长而增长:个体相对生殖力(r/W_n)与体长、纯体重的关系则基本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花个体绝对生殖力和相对生殖力(r/L)与年龄、成熟系数、鱼卵直径不同程度地呈正相关关系。花个体绝对生殖力的年增长率与绝对增长数以2冬龄为最高,3冬龄次之。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齐口裂腹鱼和重口裂腹鱼肠道Glu和5-HT细胞的形态、位置与分布情况。方法:使用Glu和5-HT抗哺乳动物血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法对齐口裂腹鱼和重口裂腹鱼肠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研究。结果:Glu细胞在齐口裂腹鱼肠道中以中肠分布最密集,前肠和后肠分布密度较低;重口裂腹鱼肠道中,前肠和中肠分布密度较高,后肠极低。5-HT细胞在齐口裂腹鱼肠道中的分布密度前肠最高,中肠次之,后肠最低;重口裂腹鱼则在前肠和后肠分布密度较高,中肠较低。Glu和5-HT细胞主要呈梭形和锥形。结论:Glu和5-HT细胞的分布和形态特点与两种裂腹鱼食性和肠道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5.
细鳞鲴(Xenocypris microlepis Bleeker)的生化组成和能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2年每季度自道观河水库采样1次,每次采细鳞鲴(Xenocypris microlepisBleeker)鲜鱼10尾,测量体长、体重,取鳞片鉴定年龄。测定背部肌肉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碳水化合物等的含量,按Brett andGrove法计算能值。结果表明细鳞鲴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6.38%,干物质粗蛋白含量为17.80%,粗脂肪含量为3.54%,粗灰分含量为1.79%,碳水化合物含量为0.49%;能值为5.91 J/mg(湿重)。各项生化指标和能值无明显季节变化;含水量随鱼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能值、蛋白质、脂肪含量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能值的增长趋势在3龄前明显,3龄后趋于平缓,可以定性地认为其能量增长的“拐点”年龄为3龄左右。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以及能值与鱼体体长、体重都有显著相关关系,且各对相关关系均以二次方程Y=a bx-cx2的相关性最好。能值Q(%)与水分(Wat)含量的回归方程为Q=70.854 3?1.422 0(Wat) 0.007 5(Wat)2(r=-0.965 9)。通过回归方程以水分含量来估计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和能值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6.
杨世勇  陈道春  杨淞  严太明  李中华  张明华  宋昭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04-19505,19508
[目的]为重口裂腹鱼的繁殖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性成熟重口裂腹鱼为试验动物,采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其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重口裂腹鱼精子全长23.81μm,由头部、中片和尾部组成。细胞核呈卵圆形,染色质致密,有核泡零星分布,无顶体。植入窝位于细胞核的后侧,较浅。中片紧连在核的后端,由中心粒复合体和袖套组成。近端中心粒的长轴和核的长轴约成120°夹角并与基体排成"V"字形,袖套中含线粒体和囊泡。尾部长20.69μm,具有典型的"9+2"微管结构,尾部两侧无侧鳍。[结论]重口裂腹鱼精子超微结构符合硬骨鱼类精子的总体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37.
黄海南部、东海北部小黄鱼饵料组成和摄食强度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根据2001~2004年收集的黄海南部、东海北部的小黄鱼样品,应用研究鱼类摄食习性的常用方法,对小黄鱼的饵料组成和摄食强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黄鱼摄食的饵料种类多达24种,鱼类和甲壳类是其主要的饵料类群,两者在食物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93.7%。小黄鱼在不同生活时期的饵料种类和摄食强度变化较大。越冬期的摄食强度最低,为弱摄食期,3月以脊腹褐虾和七星底灯鱼为主;产卵期的摄食强度较高,为中强摄食期,产卵盛期的4月以长额刺糠虾和脊腹褐虾为主,产卵后期的5月以中华假磷虾、鰕虎鱼科和细长脚虫戎为主;索饵期的摄食强度较高,为强摄食期,6月以四盘耳乌贼、长蛸幼体、尖牙鲈和脊腹褐虾为主,7月以蓝圆鲹和虾蛄为主,10月以细条天竺鲷和带鱼幼鱼为主,11月以七星底灯鱼为主,12月以七星底灯鱼和鹰爪虾为主。与20世纪60年代初研究结果比较发现,小黄鱼食物组成发生很大的变化,由以往的浮游动物为主演变为目前的游泳动物为主;产卵时和刚产卵完的群体的摄食需求强烈,较以往的产卵群体停止摄食或少量摄食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38.
对采于青海省玛柯河的6尾黄石爬(鱼兆)和四川省都江堰的1尾青石爬(鱼兆)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Cyt b)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黄石爬(鱼兆)6个个体均属同一单倍型。在Cyt b基因全长1140 bp中,2种鱼类存在29个变异位点(2.54%),其中23个(79.3%)突变位点为转换,6个(20.7%)突变位点为颠换。2种鱼类序列差异偏低,提示分化较晚,致使物种间在Cyt b基因上未能积累丰富的碱基变异。黄石爬(鱼兆)遗传多样度较低,可能与其栖息环境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39.
报道了细鳞鲴(Xenocypris microlepis)繁殖生物学的初步调查研究结果。细鳞鲴雌雄个体在繁殖季节的显著区别是雄性个体有珠星。繁殖季节雄雌性比为1.55∶1,最小性成熟年龄为2龄,繁殖群体主要由2、3龄组成。细鳞鲴的绝对繁殖力F为8247~157899粒,平均78629.3粒。体重相对繁殖力FW为95~487粒,体长相对繁殖力FL为894~5110粒,平均相对繁殖力FW为(225.8±58.32)粒、FL为(2738.4±135.53)粒。其绝对繁殖力F随体长(L)、体重(W)、空壳重(W0)、性腺重(Wx)的增加而增加,对相对繁殖力FL和FW影响较大的分别是性腺重(Wx)和性成熟系数GSI。  相似文献   
40.
江苏近岸海域小黄鱼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根据2006-2007年4个季度机轮底拖网禁渔区线内侧及毗邻海域拖网专项调查数据,研究目标区内小黄鱼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相关规律。(1)江苏近岸海域小黄鱼产卵、索饵群体以南黄海群为主,东海群为次,黄渤海群影响甚微;(2)小黄鱼生物量高发生期为春、夏两季,夏季大幅高于春季,秋季高于冬季;(3)分布区随季节推移总体呈现北延趋势,而秋季至冬季北移迹象明显;(4)全年总体发生量,中南部的辐射沙脊群及邻近区域远高于中北部区域,但冬季则相反;(5)近长江口南部局部区域为南黄海群和东海群种群组成的混栖群体,四个季节生物密度稳定;(6)趋于性成熟群体春季陆续洄游至目标区产卵、孵化,幼体夏季在目标区出现较密集分布,但随时间推移幼鱼群体呈逐步分散趋势,目标区不是稳定的索饵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